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错误:男孩应该坚强,女孩应该温柔
在我们的生活中,我们对性别有许多成见:男孩应该勇敢,不要轻易哭泣;女孩应该温柔,举止得体。
事实上,这种“刻板”教育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。
今天,唐玛邀请了幼儿教育专家来讨论性别教育的具体内容。
文|木托
不同时期孩子的性别意识
大多数孩子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就有了初步的性别意识,他们可以区分父母。
1~2岁“性别标记”阶段
1至2岁的儿童能够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性别,并区分男性和女性。
这一时期儿童对性别的理解是基于外在和表面的特征,如头发长度、服装颜色等。
2-4岁之间的“性别固定”阶段
2到4岁的孩子知道男人用什么,女人用什么。
这个时期的孩子对性别的“保守”有一定的理解,知道男孩将来会变成男人,女孩将来会变成女人。
然而,他们仍然认为改变衣服或发型会导致性别改变。
4~6岁的“性别认同”阶段
4-6岁儿童的性别意识基本形成,可以定义一个人的性别和性别的相应特征。
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开始相信性别的一致性,知道即使一个人“穿错了衣服”,也不会改变性别。
需要提醒的是,这些都是理论基础,可以大致帮助包的父母判断他们的孩子属于哪个阶段。
1~6岁是进行性别教育的最佳时期,岁以后,儿童的性别意识已经基本完成。如果他们想再次调整性别教育,他们会事半功倍。
同时,青春期对性别意识会有一定的重塑,也是性别意识完善的关键时期。
性别教育中的误区
关于性别教育,鲍的父母应该“因材施教”。
所谓的“因材施教”是基于孩子的个性和偏好,而不仅仅是基于孩子的性别预设“男孩应该做什么”或“女孩应该做什么”。
让我们看看包的父母在性别教育过程中可能犯的错误。
混淆孩子的性别
混淆孩子的性别是非常不可取的,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避免异性教育。
包的父母对孩子的性别感到高兴或不满意,让男孩穿女孩的衣服,女孩穿男孩的衣服。这些不恰当的做法很容易导致孩子性别认同的混乱,从而影响孩子未来的正常生活。
不管心理性别如何
也有一些珍惜父母,他们只注意孩子的身体性别,而忽视孩子的心理性别。
男孩不能玩洋娃娃,女孩不能跑和跳。这些都是不恰当的性别陈规定型观念。
宝爸妈应该综合考虑孩子的生理及心理性别特征,给予更适合孩子的教育策略。
同时也不能只考虑心理性别而忽视生理性别,综合考虑最佳。
顺其自然,顺其自然。
生活中影响孩子的因素太多了,比如电视节目、一个词或一个人,这些都可能影响孩子的性别意识。
因此,如果包的父母顺其自然,他们周围的环境仍然会影响他们的孩子,这就等于给他们的孩子的性别教育完全无法控制的因素。
鲍的父母需要有意识地进行性别教育指导,在符合孩子全面身心特点的基础上给予更恰当的教育。
过于担心,经常焦虑
在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中,一些不恰当的行为就像沧海一粟。包的父母不用担心,只要他们慷慨地对待他们,并在具体的生活中注意孩子的性别教育。
推荐的性别教育方法
包的父母在“因材施教”的过程中可以参考以下内容。
包的父母以身作则。
鲍父母的行为会对他们的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。因此,包父母的性别意识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性别意识。
宝爸妈需要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性别,了解自己的性别差异、特征,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性别优势,给孩子做一个良好的榜样。
如果父亲经常斥责母亲,并在他的嘴上说“女人应该在家好好照顾自己的孩子”,而母亲却是温柔、软弱、不敢说话,这会影响孩子的性别认同。
照顾孩子应该是父母双方的事。同时,全职妈妈的价值应该得到充分肯定。
尊重儿童的性别特征
包的父母为孩子提供适合其生理和心理性别特征的衣服和玩具,并使用适合其孩子性别的颜色和物品。
应该全面考虑儿童的身体和心理性别。如果男孩喜欢,他可以得到颜色更浅的衣服和更软的玩具。
创造适合儿童性别特征的教育机会
根据家庭成员的性别差异、特征进行分工,同时肯定每个性别的优势。
例如,对婴儿的如厕训练,同性父母比异性父母要好得多。另一个例子是同性亲子沐浴是性教育的好时机。
可以结合父母和孩子的需要,如果男孩倾向于“女孩的特点”,珍惜父母希望孩子有更多的“男孩的特点”,可以给孩子更多展现“男孩的特点”的机会,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。
但不要过于强求,宝爸妈遵循孩子的本性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。
正确理解双性同体教育
关注孩子的性别,不如培养孩子的个性。
雌雄同体教育是指训练孩子掌握雌雄同体的优势。在传统意义上,男孩的勇气、勇气、创新、逻辑,以及女孩细致、温柔和体贴的个性特征不是某一性别独有的,而是可以通过培养获得的。
在教育过程中,鲍的父母可以适当地调整和强调,使自己的孩子具有各种更有利于成长的人格特征。
例如,可以鼓励胆小的孩子参加户外活动来锻炼他们的勇气,可以鼓励不注意的孩子做体力活动来培养他们一丝不苟的精神。
并不是男孩儿必须坚强,女孩儿必须温柔。
不管是男孩、孩子还是小孩,只要他们开心,他们就能笑,但不会影响其他人。
不管是男孩、孩子还是小孩,他们在难过的时候都会哭,但是他们不会伤害自己。
情绪的发泄应尊重孩子的内心感受,为人处世的方式要受到社会规则的制约,而不是仅仅因为我是男孩儿或我是女孩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