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标题:“老年生活”四:《闲谈女人“唠叨”》
2007北京郊区唐笑山。
都说女人好唠叨,特别是到了中老年,更是爱唠叨。这是大家公认的,就连女人自己也不否认的事实。英尺唠叨,就像是一种刺耳的“噪音”,
够让人心烦意乱、难以忍受、精神崩溃的喽。
当年美国总统林肯不肯回家,拿破仑三世由厌烦到背叛家庭,托尔斯泰离家出走最后惨死在一个车站上,都是由于家里有一个特别烦人的喋喋不休的妻子。
当然,这些都是极端的特殊的实例,绝大多数好唠叨女人还没有达到这种程度,还没有如此之大的“杀伤力”。
但值得提醒的是,好唠叨的女人可不能“任性”。如果不加自我克制,因此而造成家庭悲剧不是不可能的。
提起女人的唠叨,人们向来是“全盘否定”,认为是“罪大恶极”,就该“口诛笔伐”,群起而攻之。
然而,
细想起来,对待所有女人的唠叨,
笼而统之地持这种态度也未必公平、妥当。我觉得,还得具体情况,具体分析,区别对待。
对于女人“一般水平”的唠叨,换个角度看,似乎还有重新评价、认识的必要。
人的脾气秉性不是天生的,是在后天一定的实践和环境中形成的。女人的唠叨也不例外。
有的地方称妻子为“内掌柜的”,一般是主持家庭内务;而丈夫呢,则有许多是只管“大政方针”,而对家庭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不闻不问,或是干脆就当“摔手掌柜的”,油瓶子倒了都不扶。家里的事,凡是男人不管的,全归女人管,女人可以说是家庭的“不管部长”,事无巨细,琐琐碎碎,无一不亲自操持。
“琐碎者,细小而繁多也”。管得细、管得多,操心的事多,势必“说得多”。通过“唠叨”发泄一下对劳逸不均的不满,也是人之常情,还可从中获得暂时的心理平衡。
这是其一。
女人爱唠叨,表明牵挂家庭的每一个成员,关注家庭生活中的每一个细枝末节,是有爱心和责任心的体现。对家人缺乏爱心,不关心其冷暖、饥饱、痛痒;对家庭缺乏责任心,家庭的诸事都不放在心上,爱谁谁,爱咋咋的,事不关己,高高挂起,自然也都懒得唠叨。可那样,家里的日子就遭殃了。
这是其二。
女人好唠叨,是不是也说明她在家里说话没人听,做事没人帮?若是她们说了话,发布了命令,丈夫、孩子都心领神会,言听计从,遵照执行,一一照办,能做到“令行禁止”;要是做什么事,她“振臂一挥,应者云集”,大家一起上阵,都搭把手;或是主妇还没发话,家里其他人把该做的事都自觉地、主动地做好了,一切都归置得妥妥帖帖,时常给人一个意外的“惊喜”,让主妇无话可说,她何必还要多费口舌,多此一举?
这是其三。
最后,其四,妻子对丈夫的唠叨,母亲对儿女的唠叨,也是爱的情感的表示。因为心里有你们,才唠叨你们。当然,唠叨免不了带有抱怨、责怪的情绪,是使人反感,谁也不乐意听无休止的数落。可一旦若她们生了气,甭说十天半月不搭理你们,就是有个三两天是“吃了冰棍拉冰棍没化(话)”,恐怕做丈夫的和做儿女的会没着没落,不知所措,也够难熬的喽。
我还想请那些烦妻子唠叨的丈夫扪心自问,使劲地回想一下:
当年,男人是不是也曾有过唠叨的履历呢?其实也是有的。比如在结婚前,青年男女在热烈地恋爱期间,一般是男人好唠叨,见了心仪的女朋友就好像是得了“话痨”似的,主动地上赶着跟人家套近乎,絮絮叨叨,说起来没完没了;还净说些没用的,一个个都像马季先生说的单口相声 《闲谈女人“唠叨”》 中的男主人公那样,废话连篇,滔滔不绝,不厌其烦。
据我观察,男人和女人在争取爱情时和获得爱情后的表现,迥然不同:男人争取爱情时,一般是主动发起进攻,话多,没话找话,碎嘴唠叨,特别地“贫”,特别地“赖”;而一旦获得爱情,把对方搞到手之后,一般都会像换了一个人似的,变得“缄默不语”,似乎很有“内涵”,玩儿起了“深沉”。
而女人呢,则恰恰与男人相反:追求爱情时,就是特别急切地想得到对方,话也不多说,男人主动跟她说话,往往还扭扭捏捏,羞羞答答,“犹抱琵琶半遮面”;而一旦获得爱情之后,便一反常态,突然话多了起来,“唠叨”则是她们心满意足、踏实放心、享受甜蜜爱情的一种外部表现。
因此,做丈夫的应当理解这种“唠叨”,与妻子共同分享。
我这样认识女人的“唠叨”,并不是支持、鼓励、纵容,而是希望男人予以理解、包容。当然,我也希望爱唠叨的女同胞,见好就收,能收敛一些就要收敛一些,别光顾自己的“嘴”说得痛快,也得体谅一下听众的“耳朵”的感受,最好不要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。
这就是我对女人“唠叨”的认识,不知诸位客官是否赞成我的这些看法?